今年煙臺兩會上,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1+6”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做強煙臺蘋果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優白羽肉雞、海參、花生和食用油等6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白羽肉雞產業被寫進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為該產業被重視的印跡之一。
煙臺白羽肉雞產業:擁有完整產業鏈
在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春雪食品等白羽肉雞上市公司的帶動下,肉雞產業已成為煙臺第一大畜牧產業。來自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煙臺出欄商品肉雞3.41億只,雞肉產量65.99萬噸,占煙臺肉類總產量的58.74%,連續6年超過豬肉產量。截至2021年底,煙臺已建成肉種雞場78個,存養曾祖代肉種雞1萬套、祖代肉種雞4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1105萬套,分別占全國的100%、25%和20%。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孫明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肉雞產業已發展成為煙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促進煙臺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做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煙臺肉雞產業共吸納農村勞動力4萬多人,年增加農民收入20多億元;煙臺肉雞第一、第二產業年產值達到200多億元”。
“
中國肉雞看山東,山東肉雞看煙臺,煙臺白羽肉雞無論是量上還是質上,在全國都占有較大的話語權,可以這樣說,全國沒有一個地市像煙臺這樣擁有白羽肉雞的完整產業鏈。
“
在一系列措施下,煙臺逐步發展成為全國重要高端肉雞產品加工基地。數據顯示,2001年、2011年和2021年,煙臺出欄商品肉雞分別為0.98億只、2.36億只和3.41億只,雞肉產量分別為18.92萬噸、50.93萬噸和65.99萬噸。
養殖方式也發生重大轉變。2000年前,煙臺商品肉雞養殖方式全部為地面平養;2002年,煙臺開始推行網上養殖;2007年,民和股份自主研發肉種雞、商品雞立體籠養技術,并在煙臺全市、山東全省乃至全國進行推廣;2021年,煙臺商品肉雞養殖方式全部為三層、四層立體籠養,實現了供料供水通風除糞等全自動化,特別是民和股份八層立體養殖模式,實現了每平方米年可產1噸雞肉。2001年、2011年和2021年,煙臺白羽肉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從幾乎為零到60%再到100%。
未來做優白羽肉雞 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隨著煙臺白羽肉雞養殖規模的擴大,每年產生巨量糞便,帶來環境污染。對此,煙臺白羽肉雞企業嘗試自己投資建設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將畜禽糞便轉化成生物有機肥等產品,循環利用。
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此類產品制造成本較高,產品售價高于其它類型肥料,導致推廣應用緩慢,無法產生足夠效益來維持運轉。”
企業普遍擔憂,如果雞糞不能妥善處理,可能會制約肉雞產業發展,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出臺更多扶持政策,支持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環保產業發展,有效消解畜禽糞便及養殖廢棄物帶來的環保隱患。
制約白羽肉雞產業發展的這一隱患,已引起煙臺市政府的關注。今年煙臺兩會期間,煙臺市相關領導召集白羽肉雞產業的代表們,聽取產業發展壯大的建議。
今年的煙臺政府工作報告,將白羽肉雞納入煙臺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工程,重申做優白羽肉雞等6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目前,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已在儲備白羽肉雞這一特色產業集群項目。
孫明川向記者透露,煙臺下一步將全面優化白羽肉雞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著力打造具有區域優勢、地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白羽肉雞產業基地。
一是做強做優良種產業。依托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等良種企業,肉種雞養殖場、智能化雞苗孵化廠、商品肉雞養殖示范場建設,不斷提高肉雞良種養殖規模,提高良種繁育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聯合育種,加快培育自主肉雞品種,逐步由引進為主向引進、培育并重方向轉變。到“十四五”末,煙臺力爭存養祖代肉種雞5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1300萬套,分別占全國的30%和25%。
“在全國率先培育出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白羽肉雞新品系,持續鞏固白羽肉雞全國優勢地位。”孫明川說。
二是做強做專精深加工業。依托仙壇股份、春雪食品等肉雞加工龍頭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和國內大中城市市場,做大做強肉雞產品加工企業集群。加快引進先進技術、包裝、設備、工藝等,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產業鏈條長、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不斷提高肉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到“十四五”末,創建省級以上標準化畜禽屠宰企業8家。
鞏新民向記者表示,雞肉憑借一高三低(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熱量)、價格低廉等優勢,持續受到消費者喜愛,對比歐美等市場,未來我國雞肉消費仍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三是大力實施數字化管理。鼓勵肉雞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裝備的同時,加快培育精準牧業、智能牧業、遠程牧業等畜牧業新業態。到“十四五”末,煙臺肉雞“一體化”龍頭企業全部實現精準化數字化管理。
“力爭到‘十四五’末,煙臺商品肉雞出欄達到4.5億只,較2021年底再增三成。”孫明川向記者透露。
來源:證券時報